大满贯奶茶品牌官方网站

新闻动态
上海的肉蓉面,怎么成了“山西特产”?_太原_面的_乡愁
发布日期:2025-06-25 18:47    点击次数:60

前段时间,好风光发了一篇名为《早餐独爱方便面?山西一座小城,养活了河南一家方便面厂~》的文章,万万没想到,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。

但是评论区也有人提到了另一位“外来人员”:美味肉蓉面。

它虽然产自上海,却在太原扎根多年,成为当地人餐桌上的“宠儿”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个肉蓉面究竟是怎样占据了太原人的生活吧~

肉蓉面的“第二故乡”

上海肉蓉面,这款诞生于上海的方便面,承载着无数人的回忆。

美味肉蓉面一度畅销全国多个地市,它的包装质朴,红底、蓝字、黄边,中间是一大碗点缀着葱花的面条,上面赫然印着蓝色的“美味肉蓉面”五个大字,这种包装风格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,却也成为了经典。

图源:小红书@飞翔星空

展开剩余79%

多年来,在各大网络论坛,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人谈起这款面:“这款方便面可以说是几十年的经典了”“有谁还记得当年的广告词”……他们在言语中流露着对童年美味的怀念。

有趣的是,这款上海制造的方便面,在太原找到了它的“第二故乡”,以至于许多太原孩子都以为这是一款山西面!

太原人对肉蓉面的热爱,可以说是到了“痴迷”的地步,它承包了不少太原人的一日三餐。

肉蓉面,

占据了太原人的一日三餐

太原人对面食的热爱是出了名的,而肉蓉面的到来,更是让太原人对其情有独钟。

因为肉蓉面的面饼厚实,口感劲道,与如今市场上常见的方便面相比,它更接近手擀面的质感。

其调料包只有一包,却能煮出浓白色略带褐色的汤底,猪肉味浓郁,带有轻微的胡椒味,不会过于“抢戏”,能与各种菜肴搭配,适合煮、炒、拌、涮火锅等多种食用场景,所以太原人将肉蓉面融入了日常生活的每一餐。

太原人的早晨,是被一碗清煮肉蓉面唤醒的,这碗面口感温润、柔滑。制作时,仅靠一袋粉包调出鲜香猪肉底味,撒葱花、香菜,淋几滴老陈醋,吃过以后让人流连忘返。讲究些的会加荷包蛋、火腿肠,或佐以黄豆、虾皮等小菜,朴素中透着满足。

正午时分,白领们捧着热气蒸腾的炒肉蓉面,琥珀色的面条裹着油亮酱汁,葱花与肉末在铁锅镬气的催化下散发撩人香气。

再啜饮一瓶太钢汽水,瞬间冲淡了键盘敲击的疲惫。这份镌刻着城市记忆的午餐组合,既熨帖了辘辘饥肠,也悄然修复着都市人紧绷的神经。

甚至有些家庭若赶不及手擀面,他们便会拆两包肉蓉面代替面条,过水稍煮后,与豆角、土豆、五花肉等食材同焖,吸饱汤汁的面条既保留了筋道感,又浸润了家常菜的浓郁酱香,成为一道省时却不失风味的“懒人版焖面”。

夜幕降临,太原的街头巷尾,火锅的香气弥漫开来,三五好友围炉而坐,享受着热气腾腾的火锅带来的温暖与欢聚。当火锅盛宴接近尾声时,他们总会来几包肉蓉面为这顿晚餐画上完美的句点。在太原,肉蓉面是火锅的常见搭配,更是不可或缺的美食。

如果在半夜,想吃到一包美味的肉蓉面,也可以吃到!在太原火车站旁,有一家被称为“太原人的深夜食堂”的小店,几十年来,只卖煮肉蓉面。

加蛋加肠的“全套”肉蓉面冒着热气,食客们就着烧烤畅谈,这里不仅是味觉驿站,也封存着一代人的青春记忆。

不仅如此,肉蓉面还在沾串、麻辣拌、麻辣烫等地方特色小吃中频频亮相。它以其独特的风味,成为太原人餐桌上的“常客”,成为了太原饮食中的一部分。

太原人这碗肉蓉面

藏了多少乡愁密码?

一碗肉蓉面,半城烟火气。在太原,这抹上海漂来的“红蓝黄”早已褪去异乡标签,成了刻进DNA的味觉暗号。

在很多地方,方便面总是被贴上“不健康”“偷懒”的标签,但在太原,肉蓉面却成了例外。

对于许多太原人来说,这包肉蓉面,早已不只是速食品,而是味觉里抹不掉的印记,是记忆深处最温暖的乡愁。

即便是吃完肉蓉面的袋子,也不能浪费,也会做成不一样的手工制品:纸飞机、门帘……那些不起眼的日常,如今想来却成了最珍贵的时光。

有人笑它“过气”方便面,但太原人的胃从不说谎。街角飘香的深夜面摊、火锅沸腾时必下的金黄面饼、“懒人版焖面”里吸饱汤汁的筋道……它承载了太原人三餐的疲惫与欢愉。

这碗面撑起的“江湖”,藏着无数乡愁密码。对于漂泊在外的太原游子而言,无论走多远,脑海里最难忘的还是肉蓉面的味道......看到那红底蓝字黄边的包装,闻到那熟悉的猪肉汤底香气,瞬间就能拉回故乡的时光。

这乡愁,是童年对美食的期待,是长大后对家乡味道的眷恋,也是无论岁月如何流转,都割舍不掉的家乡情结。它就像一条无形的线,一头连着家,一头牵着太原人的心,所以在岁月长河中,才将这份乡愁永远延续,成为太原人心中永不褪色的“味觉宝藏”。

发布于:湖南省